作者 秦正漢 全文請看: 物流技術與戰略 103期雙月刊 https://www.logisticnet.com.tw/publicationArticle.asp?id=859
新時代的物流業者面對的環境挑戰
隨著網路交易的頻繁,物流業者是第一線面臨此巨大衝擊的行業,除了工作時數的挑戰外,即時、速度、管理與營運成本上都是關鍵。然而,這都是對傳統的物流業都是極大的挑戰與變革。以往經營物流的重點是有嶄新的車輛、貨物安全、準時到達、價格合理;後來的要求是綿密的交通網,彈性的收貨交貨時間、專業親切的服務態度;這些年隨著網路交易的發達,已經漸漸走向文件自動化、進出貨自動化、倉儲自動化、配貨自動化等等一連串的自動化。
自動化對於大型的物流業者,相對較為容易。無論是透過作業系統業者,或者設備廠商皆可獲得相對的軟硬體支援,以因應客戶的需求與變化。對於中小型的物流業者,首要面臨的是龐大的資金投入,加上本身對於相關的知識缺乏,所以對於得到效益也會有所擔憂,致使相關投資延宕,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就離市場越來越遠。一旦決定狠下心來投資,卻又不知從何著手,然而在關鍵時刻,對於龐大的金額投資,仍有一絲絲的猶豫與憂心。
台灣RPA的技術水平與優勢
相較於硬體設備投入的高昂資金與複雜流程,隱形的公司內部資料流的管控與優化能力更是中小型業者們更適合優先投入的領域,公司要邁向未來,數位化轉型是絕對重要的一步,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更是重中之重,這也是之所以各大軟體公司包括IBM都積極投入RPA相關領域的研發的原因。豐裕的執行長Mark表示早在今年初就已看到這個趨勢,因此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校友積極合作,開發出不亞於國外世界級大廠的RPA技術之自有產品,並且已有多家上市櫃公司的物流部門採用台灣自行開發的技術方案,導入成本僅需大廠的1/3到1/5,且更加便捷好用,證明台灣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仍然俱備有很大的潛力與競爭優勢。